"南宫体育" 叶桂桐教授作《二十世纪汉字的命运》学术报告

发稿时间:2011-06-14浏览次数:161

      2011年6月8日,我院基础部叶桂桐教授在报告厅作了《二十世纪汉字的命运》的学术报告 南宫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进玉,副院长武海峰与我院师生3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叶桂桐教授在报告中说:二十世纪初,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当时中国的文化精英们认为汉字落后,反动,必须改革,必须走拼音化的道路,否则国将不国,这一错误的判断,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学术的原因,现在政治的原因已经廓清,但学术上的原因却并未真正的搞清楚,叶教授认为学术上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学术界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南宫体育,拼音文字是比汉字晚一点的文字,后出转精,所以汉字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

      叶桂桐教授指出:人类不只有语言一种思维方式,至少还有形象思维这种方式,语言和文字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听觉的,一种是视觉的,文字起源于图画,是形象思维,他们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交叉了 南宫体育,这种交叉促使文字有了长足的发展,汉字一开始不是用来记录语言的,而是记事的,只有当形声字达到一定的比例之后,它的功能才转变为可以记录语言,楷化以后的汉字,与拼音文字是同一代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直接演进而来,我们现在认真探讨这些问题,目的在于对汉字以及拼音文字的本质有新的认识,从而把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对汉字与拼音文字进行深入比较的基础上,叶桂桐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用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理论研究西方语言文字,”他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有连续使用了至少三千年以上的汉字,有见之于文献记载的三千多年不间断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有自孔子以来的两千六百多年的汉语言文字研究历史和丰厚的语言文字学理论,我们应认真梳理近三千年来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理论,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并用这种系统科学的汉语言文学的理论,审视研究世界上所有的拼音文字,以及音义结合的文字(如日语),以此为切入点,综合中西语言文字学理论 南宫体育,构建新的世界语言文字学理论体系,用新的理论指导语言文字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博采中西语文教学经验,特别是中国三千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打造外语教学品牌模式,推进世界各种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与会者对叶桂桐教授的报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报以阵阵热烈掌声 南宫体育